青農返鄉創業 用心記錄蒜頭成長 / 吳宗翰
承接阿公豐富蒜頭產製銷經驗回鄉創立福翰農場,導入品牌形象與專業冷鏈倉儲設備提升農產品質,憑藉老經驗師傅手工分瓣篩選滿足最佳出貨條件,讓全台消費者在立冬進補時節品嚐到最新鮮蒜頭。

吳宗翰從小就生長在雲林縣東勢鄉的工廠現址旁,當地土質屬砂質地,適合種植蒜頭,阿公在他兒時便開始種蒜。後來因為父親無意接手蒜業,他不捨阿公的蒜田就此荒廢,退伍後便回鄉承接,隔代延續家裡的蒜業香火。2017年成立「福翰農場」,融合阿公與自己的名字,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目前栽種面積廣達25公頃,每年9月開始 種植,4月準備採收;因蒜頭形狀不一,為確保能有最佳品質,過程中需要龐大人力細心照顧。「不只是採收辛苦,整理蒜頭和蒜米表皮時,都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才行,光是人力訓練就非常耗時費工!」吳宗翰已練得一身精壯,農忙時和夥伴齊心 投入生產作業,一袋袋沉重蒜頭搬進搬出,只為努力做好這份阿公傳給他的事業。

吳宗翰種植的蒜頭品種為俗稱的「大片黑」, 他的種植方式最關鍵特色有二項:第一是使用大量有機肥做基底,盡量減少化肥使用量,讓蒜頭生長過程更健康。另一點是採用「水分培肥管理技 術」,在蒜苗準備發芽分化時,透過這項技術調整水與肥料的施灑比例,才能有效控制每顆蒜頭長出的蒜瓣數。

「通常在賣場上,瓣數越少的蒜米體積就越大,賣相會更好。」基本上吳宗翰出貨給全聯的蒜球,蒜瓣數多為10瓣左右。透過這二種方式種植蒜頭,加上採收後的整理工作皆以人力手工細心操作,才能生產出品質優良的各式蒜品。

2017年透過全聯舉辦的小農招募說明會中,吳宗翰開始與全聯展開合作銷售,頂著農業部「百大青農」與「產銷履歷達人」殊榮光環,他時刻提醒自己要用最嚴格標準把控蒜頭產銷過程中的每處環節。

每年4月蒜頭採收後,經過人工一顆顆整理,須先以冷鏈設備保存維持鮮度。出貨規格也有嚴格 標準,他只挑直徑5公分以上且整顆完整的蒜球,蒜米則嚴選1.2公分以上的蒜瓣,外貌都須飽滿無損傷。為了追求更新鮮品質,裝箱出貨時,每箱包裝數也從100包降為50包;儘管因增加運送頻率而導 致運費成本提高,但少量出貨更能確保消費者買到的蒜頭皆顆顆新鮮。

農場每年蒜頭採收量可達450公噸,透過妥善保存方式足以供應一整年的出貨需求,每逢立冬進補蒜頭需求旺季,福翰農場生產的蒜球、蒜米與蒜仁,都能滿足家家戶戶料理所需,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最佳提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