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福利中心
林聖智、黃麗惠 | 桃園
邊種邊學 勤奮克服萬難

從懵懵懂懂到入選第一屆「百大青農」,林聖智一路戰戰兢兢,才逐步打響自家品牌-御圃招牌,儘管成績不俗,但他謙稱,有機栽種學問很大,希望年年有進步,不讓消費者失望。

賴彥睿 | 屏東長治
從建築師轉行農夫 用心種出高品質有機萵苣

臺灣的緯度,在中秋過後的秋冬,是栽種有機萵苣最佳季節,可持續到隔年的三、四月,屏東的氣候穩定,相較臺灣其他地區,受寒害的機會少,因此更能夠種出品質穩定的有機萵苣。

林漢祥 | 宜蘭礁溪
泡溫泉長大的蔬菜 礁溪特色農法贏得顧客青睞

受限於地理環境,溫泉空心菜並不多見,莖粗葉大、口感清甜爽脆,在富含礦物質的土質、水質中成長,營養價值比一般空心菜更高。也難怪顧客看見農家直採販售溫泉空心菜,直呼這個平台真的好物連連!

陳瑞濱 | 嘉義布袋
溫室無農藥栽培 穩定供應甜嫩水果絲瓜

身形短胖可愛、外觀激似小玉西瓜的「水果絲瓜」,水分飽滿、口感細嫩綿密,除了烹煮外,也可直接生食或做成生菜沙拉。在農家直採門市上架以來,詢問度與銷售率激增!

蔡吉隆 | 嘉義布袋
返鄉轉作黃金莓 甜酸風味喚起兒時回憶

生長在嘉義縣布袋鎮的「黃金莓」,外表有著一層似燈籠般的防護罩,因此又稱「燈籠果」是許多三到六年級生兒時記憶中的野果農場主人蔡吉隆四年前從日本引進並試種成功後,現在全聯超市也買得到。

黃振瑞 | 嘉義義竹
科技人返鄉轉行 有機栽培嫩脆黃秋葵

義竹鄉頭竹村屬嘉南平原,日照足、雨量充沛與土地肥沃,極適合耕作。農友黃振瑞重視環境保護,導入生物肥料搭配生物防治法,栽種有機黃秋葵,其鮮嫩、細緻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

李毓城 | 雲林、嘉義、台南
重視土壤有機質 友善栽培香綿馬鈴薯

農業園藝科系研究所畢業的李毓城,原本是在種植玉米及根莖類蔬菜為主的台南有機農園上班,之後也到過集貨包裝廠工作,擁有這些經歷後,希望能成立自己的事業,於是加入務農行列。農場在雲嘉南各地的他,找來在嘉義開設集貨包裝廠的碩士班好友翁佳聖合作,將採收後的作物送到這裡包裝、出貨,彼此合作無間。

張永生 | 雲林林內
導入生物防治 養雞護棗打造甜蜜果園

車子開到雲154縣道,遠遠就看到路旁一個小攤子,上頭掛著醒目的招牌,寫著「蜜棗」兩字,這就是小農張永生的「永蜜棗園」,即便來到採收末期,果實的個頭已經比較小了,上門選購的來客仍是絡繹不絕,可見此處的蜜棗口碑有多好。

黃志偉 | 雲林東勢
導入科技滴灌 精準管理打造脆嫩綠蘆筍

黃志偉的綠蘆筍溫室,映入眼簾的是井井有條的格局規劃、科技化的灌溉系統,綠蘆筍就在這個溫度適中的環境下靜謐地生長,不論是初冒筍頭的幼株,或是成長到可以採收的長度,在在顯示得到充分照顧的綠蘆筍飛快成長、生機盎然的模樣。

林丙火 | 台南官田
生態工法護濕地 官田菱角打造水雉天堂

到農友林丙火夫婦所種植的菱角田,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雉像凌波仙子般在菱角田上輕盈跳舞。水雉,是一種有著美麗長尾羽、外型有如雉雞般的水鳥,經常棲息在環境不受污染的菱角田,並在此築巢下蛋、孵育下一代,也被稱為「菱角鳥」。然而多年前,水雉鳥卻面臨菱角減產、菱角田逐年萎縮,濕地棲地消失和減少、族群被毒殺、因鳥網纏繞而死亡等生存困境!

陳寬榮 | 台南大內
以菌制菌打造安心菜園 露天栽種香氣更濃郁

台南大內「忘塵農稼」有機農園種植的蔬菜,因為採露天種植,有充足陽光行光合作用,種出的有機九層塔香氣濃厚,適合搭配,各類食材一起料理;有機皇宮菜的葉片深綠肥厚,且富含植物膠質,口感濃郁滑口。

李嘉仁 | 台南
青農導入永續農法 守護老欉文旦生態

中秋花好月圓,餐桌上除了烤肉和月餅之外,柚子也必不可少!位於曾文溪上游的麻豆,是遠近馳名的文旦之鄉,溪水沖刷的土壤富含礦物質與有機質,加上日照、雨水充足,種出的文旦果肉特別清甜,公認品質最為優良。